暑假马上到了,学生矫牙即将进入高峰期。目前学生口腔错合畸形多为牙齿排列拥挤、龅牙、地包天等,至少七成以上的学生需要矫牙,可家长和学生对矫牙的误区却层出不穷。下面,就来说说常见的四大误区,以及矫牙的一些注意事项:
误区一:矫牙非要等到
12
岁
不少家长认为,等孩子换了乳牙,恒牙都出来了,特别是12岁之后才是正畸的最佳时期。事实上,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如果一概而论,往往会使许多人错过最佳矫治时机,而增加了矫治难度。
从半岁之后长出乳牙,到两岁半左右乳牙长齐。到了6-7岁,乳牙换成恒牙,一直持续到12岁左右,恒牙完全长齐。在这个时候矫牙,医生可以对每个牙齿的位置都一清二楚,方便设计矫治方案,所以,临床上大约有50%-60%的孩子是在12岁以后才矫牙。
正畸医生
献计:
如果在
乳牙
→换牙→恒牙
这个过程中,
当儿童口腔里出现比如地包天或「
哨
牙」
(专业术语叫深覆盖)
等问题时,不能等到
12
岁才去处理。
因为不良的生长环境,有可能随年龄的增长而恶化,而且上下颌骨等到定型之后,再来矫牙,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再说,地包天或「哨牙」很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应该尽早矫治。还有很多临界拔牙矫正病例,如果早期矫正,有可能采用不拔牙矫正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误区二:矫牙后牙齿会松动
“矫牙要拔掉孩子3-4颗牙,矫牙也不是一周两周的事,而是需要1年两年,会不会到时缝隙空缺这么久,又这么大,导致孩子的牙齿不牢靠变松?”门诊中,不少家长都有这种,认为拔牙矫正会导致孩子牙齿松动的顾虑。
正畸医生
献计:
矫牙就是要把牙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根据牙槽骨和牙周的更新周期,牙齿移动的速度大约1mm/月,在这个过程中牙齿略显松动,但
移动到目的地三个月后,会完全恢复到治疗前的稳固程度。
如果矫牙会导致牙齿松动的话,这项技术就没有办法开展下去了,因此家长完全不必担心矫牙之后,牙齿就会松动不牢固了。
正畸医生
提醒:
一定需要拔牙矫正的小孩如果不拔牙而采取矫正,往往会影响面部美观与牙齿健康,会得不偿失。因为牙列拥挤或前突而要求矫牙的,拔牙能够给拥挤的牙齿或内收前突的牙齿创造空间。这就好比一条路只能站10个人,由于场地减少或人员增多,而又要求队列排整齐,就只能减少人数了。但让大家放心的是,
矫牙过程中会逐渐关闭所有拔牙的间隙,不需要后续镶牙。
误区三:矫牙就要拔牙
许多家长和患者认为,矫牙就一定要先拔牙,因为害怕拔牙,矫牙的事情就一拖再拖。
正畸医生
献计:
害怕拔牙这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现象。家长一听说要给孩子拔牙,立即就不考虑矫牙了。其实,矫牙是否需要拔牙,这个问题也是业内一直讨论的话题。
医生会秉承尽量不拔牙的原则来制定矫牙方案。
像牙齿排列轻度拥挤,或者有间隙的话,可以不用拔牙。临床上也大概只有60%左右的患者需要拔牙矫治。
误区四:矫牙一定会痛
有的人戴上矫正器之后,说“早知那么痛,就不做了”,还有人说,“怎么会没感觉,是不是医生没有上好矫正器?”
正畸医生
献计:
每个人戴上牙套之后的感觉会不同。戴上牙套之后,有可能出现不适感,如痛、胀、咬物不适等,而且这些感觉多是在第一次矫牙时出现。最不舒服的也就是头三天,以后戴得时间长了,就慢慢习惯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戴上矫正器之后,因为疼痛而要求拆除的案例。痛不痛因人而异,同时也会跟医生的经验有关。一般来说,儿童青少年戴上牙套之后的感觉没成人那么强烈。所以,箍牙还是趁早处理的好。
在此也
提示各位家长在选择矫牙医生时,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❶
如何看待矫牙优惠促销
暑假到了,很多医院与诊所会有很多宣传和营销策略,比如免费矫牙或者各种优惠。
当然对于家长来说,越便宜越好,最好是免费。
但是,千万要记住:免费午餐的机会很少。
各医院与诊所宣传的各种目的都有,有些主要是为了吸引患者;有些则是为了让利与患者;有些就是为了做销售,会把价格抬高一些,然后给免一些设计费或其他费用,总的来说没有什么优惠,就像商场促销打折一样。所以,家长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多做些比较,避免掉入优惠陷阱。
❷
医生的医术与服务一样重要
有些家长到了医生那边,医生态度特别好,当然这是我们应该提倡的,不过有些医生为了让你在他那边治疗,他完全听你的,你说不要拔牙矫治,他就不拔牙矫治。有些他承诺很多,到时达不到你想期望的效果,你不仅失去了Money和精力,更重要了还错过了最佳矫治时间。这样的事在我临床上经常遇上。
有个患者家长,希望我给他小孩不拔牙给她矫治,我经过测量分析和面部美学形态评判,一定需要拔牙矫治,结果到了某个医生那边给小孩不拔牙矫治,但是还是非常高兴,有医生能给矫治。最后她非常后悔,当时没有听我劝导。
因此,对于矫正方案与自己预期有些距离时,不妨多找几个医生评估,听听医生们的专业建议。对于与多数矫正方案建议不同,且一味迎合“承诺效果”的方案,就要留个心眼了。
❸
矫治费用不是越便宜越好,当然也不是越贵越好
有些家长发现不同医院或者诊所矫治费用大不一样,少则几千多则几万,难以判断那种选择是正确的,这就像自己家里装修选公司一样难。建议家长还是从医生的水平、他的临床经验、他的声誉、选择的矫正器、医院与诊所的档次和环境以及你接受到的服务等来考虑你的矫治费用。总而言之,还是一个性价比的问题。只有通过比较你才能知道矫治费用性价比。
*本文内容为知识科普,不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