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晚8点,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的灯亮起,直至晚上11点才结束,刚经历了断指再植手术的张先生(化名)躺在病床上,断指恢复了血色。
9月3日下午,42岁的张先生在家斩排骨时,一个没留神,把自己的左手食指砍掉了,离断的手指掉在地上。眼看着食指前段被切掉,血不断涌出,立即给予手压止血。看着地上的手指,不知如何是好......
张先生家住成都市双流区某小区,他家所在的小区被纳入风险管控范围,张先生和其家人是绿码。但是此时,张先生的小区正处于封控区,出不去。家里人慌了神,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家人拾起地上的手指,经与小区管理人员紧急商量后,给予放行,开车赶往就近的小医院包扎伤口,并从该医院的急诊医生处了解到,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可以接手指,便立即拨打了120联系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转诊。
医生告诉张先生家人:“捡起离断端的指体立即进行冷藏保存,再往医院送。同时告诉家人,不要把断下来的手指泡在水里,要干燥冷藏,可以简单冲洗一下后用清洁的布类包起来,然后放进防水的保鲜袋里,建议保鲜袋边上放置冰冻矿泉水或冰块降温保存,但切记不要直接浸泡离断的手指”。
抵达医院后,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第一时间为张先生采集了核酸快速检测标本,同时,迅速将张先生按照医院急危重症病人救治绿色通道送往骨科独立的缓冲病房,并完成路过区域的消杀工作。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颜屈伦表示:“针对这次疫情,医院设有缓冲病房——相当于病区内一道疫情‘防火墙’,如果遇到需立即到专科病房抢救,但又没有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危急重症患者,这个缓冲病房会成为他们的救治病房,一旦该病房内出现有可疑症状患者,就可以及早暂时隔离,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在缓冲病房内,医护人员再次为张先生进行了核酸检测采集标本,同时进行了术前检查与评估,颜主任决定立即对张先生进行手术。
术中探查发现,患者左手食指经近节指间关节离断,断端可见肌腱、指骨等组织,同时,残端颜色苍白、干瘪,天气热,缺血时间已超2小时,断指再植手术复杂难度大,显微外科技术要求精细,手术花费的时间长。
颜屈伦表示,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单个手指再植时间约3小时,为了保全患者的手指,在骨一科、麻醉科、手术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晚上11点,终于把离断指成功接上。在场所有人看到患者离断的手指逐渐饱满红润时,都松了一口气。
目前断指再植血供良好,颜色红润,后续还需要卧床休息七天,经过七天护理后才能度过危险期。据了解,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危急重症患者开启了绿色通道,设置特殊诊疗区域,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的同时把控了疫情风险。
杨琳 大众健康报记者 侯文瑾
编辑 陈施妤
校对 李 冉
审核 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