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资产重组突然终止 金利科技并购水平遭质疑
昨日,金利科技 (002464
行情
,
资料
,
评论
,
搜索
)宣布终止已经筹划两个多月的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原因是:“因行业特殊,本次交易审批时间长达1年以上”。对于此说法,许多投资者并不买账,认为主要原因是出在公司准备不够充分,并质疑公司的收购水平。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调查发现,金利科技上市后业绩逐年下滑,2014年出现上市后首亏,这背后也与公司一次失败的收购密切相关。
终止理由难信服
金利科技从2014年12月8日开市时起临时停牌,并在12月26日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且承诺争取在2015年1月26日前披露重组预案。许多投资者对这非常期待,希望公司重组能够成功。
“为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自公司股票停牌以来,公司、中介机构与交易对方就资产重组的相关事项进行了多次协商。因交易对方行业特殊,本次交易须获得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经交易对方及律师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表示‘因行业特殊,本次交易审批时间长达1年以上’。从保护全体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现经审慎考虑,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就在投资者以为再等几天就可以看到重组方案时,金利科技突然宣布重组终止。
“现在才说交易对方行业特殊,重组审批需要一年,公司在停牌前难道没做调研吗,这个理由也太牵强了吧。”许多投资者表示公司给的理由很难信服。
“失败收购”制约发展
记者调查发现,金利科技以往开展的并购也难称成功。2012年2月,金利科技收购了康铨贸易持有的宇瀚光电100%股权,收购议案中,上海康铨曾承诺:2011-2014年,宇瀚光电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408万元、4015万元、4497万元、4729万元。然而宇瀚光电在2013年的净利润仅为220.76万,2014年1-9月更是亏损了1058万元。当需要康铨贸易来补偿上市公司时,康铨贸易联系不上了。目前,金利科技正和康栓贸易陷入旷日持久的官司中。
金利科技在2010年8月31日上市后,业绩就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在上市当年实现净利润6655.43万元,2011年下滑到4940.73万元,2012年下滑到4743.77万元。到了2013年,净利润已变为3759.81万元。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175.65万元,同比降幅达58.03%。在2014年三季报中,金利科技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0%至80%。12月30日,金利科技下调业绩预告,预计2014年亏损达1.09亿元至1.36亿元,系上市后首亏。
亏损背后是宇瀚光电的拖累,对此金利科技也承认。“宇瀚光电经济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公司对其投资形成的商誉拟计提减值准备,预计计提1.12亿元至1.32亿元。”
投资者担忧未来
“公司有今天的困境,都是由于公司收购失败导致的。前面就担心收购会失败,没想到真失败了,公司做收购时不认真谋划吗?”山东一位投资者表示。记者调查发现,投资者的疑问还集中在:与康铨贸易的诉讼案件进展如何?此次收购是否需要支付中介费和违约金?今后会不会开展新的重组等。
对此,金利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在接受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收购没有产生相关费用,不对上市公司造成影响,至于之后会不会开展新的重组,暂时还未知。“与康铨贸易的诉讼案件还在进行当中,有新的进展会及时公告,此外,等2014审计报告出来后,看宇瀚光电能否完成2014年业绩承诺,从而决定要不要追加诉讼。”其称。
“收购失败了,错过两个月的行情不说,也影响公司以后发展的后劲,怎么能说没有影响?”记者将金利科技的回复转述给山东的投资者,他表示不认同公司的说法。
传:子公司报表合并 和邦股份2014年净利爆增9.5倍
和邦股份 (603077
行情
,
资料
,
评论
,
搜索
)20日晚间公告,经测算,公司预计201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同比增长950%左右。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乐山和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和邦农科”)51%股权,公司原持有其49%股权。在合并报表中,原持有的和邦农科49%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与账面价值的差额629,807,773.58元确认为投资收益;在主营业务方面,本期新增合并和邦农科双甘膦项目利润,武骏玻璃项目于本期投产实现利润,均对公司业绩产生贡献,但原有联碱业务产品氯化铵市场低迷,影响了公司整体业绩。
同日,公司公告,近日就5万吨/年蛋氨酸项目,在四川省成都市与日本国日挥株式会社、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召开技术交流会议,就蛋氨酸项目硫化氢生产工艺的工艺工程设计、详细设计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协调。并确定项目进度周期为:方案设计最终完成日期暂定为2015年6月29日。
传:招商地产业绩点评 花开冬时, 改善性需求释放助力发展提速
事件
:招商地产近日公告2014年12月经营数据,2014年12月,公司实现签约销售面积88.7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15.94%;签约销售金额 110.83亿元,同比增加166.72%。2014年全年,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364.2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2.92%;签约销售金额 510.49亿元,同比增加18.18%。
投资要点:
岁末冲刺,加速推盘叠加降价策略确保目标完成。公司12月实现单月销售金额110.8亿,创下单月销售额历史新高,环比及同比分别大幅增长129%和 166.7%,在前11个月仅录得400亿销售额的情况下年尾加速冲刺,顺利完成年度500亿元的销售目标。全年累计实现销售额510.5亿元,同比增长 18.2%。据公司管理层介绍,公司11-12月份新推货值共达到150亿,加速推盘叠加降价跑量的销售策略助推年末翘尾行情,实现完美收官。
可售货源充足,一线城市高端楼盘受追捧。2015年公司预计可售货值为1100亿,其中新推货值达800亿,根据公司2014年平均去化率60%测算,2015年销售额预计为650亿左右,同比增长27%。同时央行贷款新政有助于改善性需求的释放,对于以大中户型住宅开发为主的招商地产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从全年销售情况来看,一线城市的高端项目去化理想,2014年业绩贡献占比达到了40%,其中位于北京的高端住宅项目臻园以52.2亿元的成交金额领跑单盘销售榜。
融资渠道拓展大幅降低企业资金成本,龙头优势尽显。公司10月公告发行可转债预案,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用于公司位于深圳、珠海、武汉的项目建设。另外公司50亿中票已获准注册发行,近日内有望完成发行,预计利率低于5%。目前公司综合资金成本在5%左右,中票及可转债的发行将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效补充资本金,为未来的扩张蓄势。
蛇口纳入自贸区,集团优势资源价值提升。公司大股东招商局集团在蛇口拥有大量土地资源,公司未来有望凭借平台优势低成本获取优质资产,同时公司位于蛇口的多个“城中村”旧改合作开发项目在自贸区概念刺激下加速推进,资源价值彰显。另外公司携手集团旗下招商局资本将有助于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探索,推动公司产业地产业务的扩张,目前珠三角区域的科技新城项目合作平台已初步建立,集团平台间合作也将深度挖掘公司内部核心价值。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1.78元、2.06元、2.50元,对应估值分别为14.9倍、12.6倍、10.3 倍,公司可转债及中票的顺利发行将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增强了公司股价提升动力,此前推出的股权激励制度也将提高经营积极性,政策刺激下市场情绪的转变有助于公司项目的快速去化,
给予“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房地产销售大幅低于预期风险,货币政策大幅收紧等。
传:中端酒店亚朵获B轮3000万美元融资
中端连锁酒店亚朵1月19日宣布,公司已经完成新一轮即B轮3000万美金的融资。亚朵相关负责人表示,凭借此轮的融资,亚朵将继续加速其麾下酒店在中国乃至海外的布局和发展,同时将持续构建亚朵的体验社群。
“我们已经顺利的完成了B轮融资,本轮之后,我们的估值已达10亿人民币,这创造了酒店行业一个新的高度,在创新的市场环境下,不仅是移动互联网公司独领潮头,亚朵作为新传统行业的领军者, 亚朵创立两年来,我们从西安南门起步,拓展到全国18个城市,40余个酒店;我们从酒店起步,拓展到公寓、O2O等几个产品线。”亚朵CEO王海军表示,在本轮融资结束后,亚朵将持续加大在核心城市直营店的开设和全国酒店的拓展,同时也将推出覆盖酒店优秀员工的“花朵股票”计划。
据悉,亚朵创建于2012年底,2013年8月第一家亚朵酒店在西安南门商业区开业。2014年亚朵与创立80余年的三联书店一起,在酒店内建立24小时阅读空间,亚朵的理念是利用酒店构建人与人的社交平台,并借助酒店的实体资源建立基于体验的O2O服务。目前亚朵酒店拥有40余家酒店,分布于上海、杭州、南京、西安、成都、北京、天津。
按照王海军的计划,其拟至2015年底,亚朵开业酒店数将达到80家。
“其实具有创新力的传统产业一直都是投资者比较喜好的,此前经济型酒店就引发过一轮投资热潮。但是随着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和房价双降,使得该市场的投资热度有所下降,而且优质的酒店项目也越来越少。此时,相对空白的中端酒店市场被业界关注,于是华住、如家、锦江之星等纷纷涉足中端酒店,亚朵就是这个时间点起来的本土公司。相对如家和锦江之星等资本结构已经比较固定的连锁酒店企业而言,亚朵算是还有投资空间的公司,因此不少资本机构都会将目光瞄准亚朵这类具有市场潜力且需要融资的连锁酒店企业。当然中端酒店的发展速度应该不会犹如多年前经济型酒店那样迅速,投资者也不可盲目进入。”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分析。(券商机构)
传:金飞达跨界遭质疑 别让资产重组成为股价炒作工具
上市六年来,主营服装业的金飞达不断尝试跨界转型,在谋求向矿业、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转型“失败”后,2014年底又宣布通过并购重组转向汽车空调行业。
金飞达于2014年12月20日公告,拟以定增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暂定为26.5亿元。其中,以现金支付3.975亿元,剩余部分以4.56元每股发行4.94亿股支付。
同时,金飞达拟向实际控制人王进飞以及宏伟投资定增募集配套资金7.5亿元,发行价格为4.78元每股。所募资金除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外,其余用于支付奥特佳相关项目建设费用等。主要包括年产200万台新型压缩机工程项目、年产100万台电控压缩机工程项目。
凭借此次交易,金飞达将跨界涉足汽车空调压缩机行业,实现“双主业”并行。纵观金飞达此前数年“转型”之路,其最终结果却往往令人意外。
这次资产重组依然面临质疑,有金飞达内部人士表示,“奥特佳其实资产质量并不好,同时,在重组前的突击转股也使得这次重组有故意规避借壳规定的嫌疑。”
就在重组前夕的2014年12月4日,北京天佑将其所持奥特佳10%的股权转让给王进飞,而王进飞又将所获奥特佳10%股权用于认购金飞达股份;也就在同一日,江苏金淦分别将其所持奥特佳10%、5%、5%、0.11%的股权转让给世欣鼎成、光大资本、湘江投资、何斌,通过前述股权转让,提高了王进飞对重组完成后的金飞达持股比例,降低张永明的持股比例。
被收购方奥特佳作为一家汽车空调压缩机制造商,也不断传出资本市场的绯闻。
奥特佳曾于2011年4月谋划在香港上市,股票名称定为“中国汽车系统”,但2011年4月27日,“中国汽车系统”在上市的最后一刻却选择了延迟发售。2012年,奥特佳/曾传出与汽车轮毂制造商万丰奥威“联姻”的消息,不过,在综合考虑收购成本、收购风险等因素后,万丰奥威最终终止实施该收购事项。
回首2014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并购,“跨界”变得极为盛行。在这些“跨界”并购的背后,则大多是主业不振的上市公司追逐包括文化传媒、互联网金融、新能源以及大数据等等在内的二级市场炒作热点。
无论是跨界转型还是外延式发展,大量的上市公司因为参与并购而在二级市场被炒得水涨船高。不过,在这股并购浪潮当中,“滥竽充数”的也不在少数。
对于上市公司的“跨界”收购,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不排除有些企业确实有转型的需求,但就一些追热点的跨界重组行为而言,企业借机做大市值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由于诸多跨界重组追逐的都是年内市场的热点行业,因而,在重组预案公布之后,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都会出现暴涨行情。另一方面,跨界重组也可能成为规避借壳上市的一种手段,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时,再引入第三人以规避借壳的做法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惯用手法。
业内人士表示,并购重组带来的股市收益有目共睹,但风险也显而易见,有些公司本身业绩较差或者前期股价翻涨过高,一旦并购失败,跌幅就会非常大。
目前上市公司重组项目失败率开始提升,主要存在重组资产评估价值分歧、财务状况不清晰、盈利前景不确定、战略定位混乱、被并购企业单方面原因解约等原因。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开始打击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内幕交易,仅以制造热点、推高市值的虚假并购重组交易也遭受打击,令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计划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
伴随监管大幅度放手,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时间缩短,并购重组工具不断丰富,企业并购重组活跃度不断提高。企业自主性的加大亦伴随着道德风险:当重大资产(不包括借壳)事项不再需要审批,如何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如何防止资产重组成为一场股价炒作的工具,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证监会也在不断加强对并购重组违法违规事件的打击力度。包括严格打击重组违法违规事件,包括虚假重组、利用并购重组信息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加大惩罚力度以实现警戒效应。
市场期待的是良性的并购,而非炒作股价、做大市值的“恶意”重组。在一系列“跨界”中,步子跨得最大的,当属湘鄂情,然而,其却折戟于“中科云网”。
对于金飞达此次重组,就有媒体撰文指出,此前金飞达多次大讲重组故事,背后屡屡伴随着大股东的减持,如今再次高价买入万丰奥威放弃的收购标的是真正的转型还是再讲新的资本故事?此次重组受益方到底是奥特佳,还是金飞达的大股东,抑或是其他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其中蹊跷值得回味。
传:中信证券 两融逾期强制平仓
券商股无疑将成为1月19日A股市场的焦点。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600030)1月18日晚间公告了融资融券业务的四项整改措施。包括暂停两融开户三个月,提高门槛,到期未了结合约将强制平仓等。
融资融券业务整顿被视为上周末券商股最大的利空,机构普遍认为,该次整顿的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短期将导致二级市场有所回调。
每家或损失3万新增户
中信证券整改措施的首要一条即是“暂停新开立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这也是证监会 1月16日对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以及国泰君安下达的行政监管措施。
目前尚不清楚被罚的是证券公司母公司,还是包括了旗下中信证券浙江及中信证券山东两家子公司。
据兴业证券预计,上述三家券商新增两融开户暂停,预计对两融余额增速带来约1.5-2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
兴业证券以2014年底数据为例,中信证券(母公司)、中信浙江、中信山东、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两融业务市场份额分别为4.76%、1.57%、0.71%、5.57%、6.28%,若中信http://www.gucanwang.com/证券仅是母公司受罚,则三家券商两融份额合计为16.6%,若中信包含子公司中信浙江及中信山东,那么合计份额为18.9%。
“由于三大券商暂停开户将导致新增开户增速进一步下降至8%~8.5%的水平,对月度两融余额增长的环比增长带来约1.5-2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对应的余额规模约在160亿-220亿元。”兴业证券判断。
国泰君安非银分析师赵湘怀预计,估计上述3家券商每家可能损失3万新增户。
根据证监会要求,中信证券将融资融券业务客户开户条件由客户资产满30万元提高到客户资产满50万元。
事实上,在2010年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初期,融资融券开户门槛较高。2013年,券商陆续接到监管“窗口指导”,可以根据自己的客户情况,适度调低个人投资者的开户资金门槛。
有券商分析师称,在股市火爆的背景下,融资融券的门槛频频被券商压低,30万元的门槛早已不稀奇,有的券商甚至开出10万元即可参与两融业务。
显而易见,上述两项整改措施,将令被罚券商两融业务显着放缓。
国信证券或成龙头
针对证监会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提出的两融合约展期问题,中信证券在昨日公告中给出的整改措施有两项。
一、自2015年1月16日起,公司将不允许新增任何新的合约逾期,距合约到期两周前将反复提醒客户及时了结合约,对于到期未了结的合约将强制平仓。二、在监管规定的时间内,清理完成旧的逾期合约。
中信证券公告显示,目前融资融券业务客户保证金比例为70%,客户融资杠杆比例较低;对客户信用账户持仓集中度实行实时交易前端控制,限制客户信用账户单一持股比例,降低客户流动性风险。
截至目前,尚无其他券商公告相应整改措施。
根据1月16日证监会的通报,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三券商被暂停新开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招商证券 、广发证券等券商也受到相应处罚。
1月16日,券商股近乎全线告跌,而更令投资者忧心的是,1月19日开盘,券商股也前景堪忧。
兴业证券预计,监管事件对情绪的影响将会传导到两融业务实际增长,同时也对二级市场有一定冲击,预计整个板块股价亦在一定程度上承压,短期建议规避风险。
海通证券认为券商股在前期大涨之后,股价回调在所难免。
“两融事件之后,估计券商板块周一、周二调整。”海通证券乐观预计,只要牛市格局不改,相信券商板块是下一轮,在3、4月份指数上攻的龙头。
对于中信证券,利空未尽。
1月16日,中信证券公告,1月16日,收到第一大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关于减持中信证券股份的通知》,2015年1月13日至16日,中信有限减持中信证券股份合计34813.17万股,占总股本的3.16%,套现金额超110亿元。
也因此,申银万国认为券商股将出现分化,新上市的国信证券有望接棒中信证券成为新龙头:“因为是新股 ,没有大股东减持问题。”
传:南京证券拟借壳南纺股份
南纺股份于1月16日公告称,重组标的公司拟定为南京证券 。有意上市多年的南京证券有望因此实现借壳上市。
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南纺股份,600250)1月16日晚公告称,公司接控股股东南京商贸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知,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标的公司拟为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证券”)。截至公告日,有关各方正在积极论证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相关事宜,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公司股票自1月3日起停牌不超过一个月。
资料显示,南纺股份主营业务为纺织、丝绸、针织、服装、机电设备、化工原料、轻工产品等产品的进出口及对外劳务合作,201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7元。南京国资委是南纺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南京证券是1990年10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江苏省第一家专业证券机构,业务范围涵盖证券经纪、证券承销、证券自营、融资融券 、客户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诸多领域,在全国设有89家分支机构。成立24年来,有着从未亏损、持续盈利、稳定回报的优良业绩 .
南纺股份近年来不停出售资产。2011年“高管窝案”的爆发直接揭露出南纺股份的财务黑洞,将公司推进退市的危机之中。一旦公司2012年亏损,将被暂停上市。当年,南纺股份忍痛转卖多项资产,才勉强保壳并顺利摘帽。但主营纺织和外贸的双重不景气,让南纺股份2013年再次走上变卖资产的道路,比如向控股股东商旅集团转让所持有的南泰国展51%股权。2013年靠变卖资产保得一份盈利的年报后,南纺股份2014年亏损面持续扩大,前三季度合计亏损将近1 亿。
南纺股份保壳不易,南京证券上市之路也不平坦。
多年前,南京证券就有上市的准备,且公司高层的意愿是IPO。不过,有消息称,在IPO排队遥遥无期的现实背景下,一直主导南京证券上市工作的南京国资集团和紫金投资集团果断选择借壳上市。尤其是2014年11月,安信证券拟借壳中纺投资的消息出来后,南京证券借壳上市的传言也在升温。当时就有猜测称,同属南京国资委的南纺股份和南京化纤 ,都可能是其要借的壳。
南京证券2013年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南京证券共有32名股东,前五名股东分别是紫金投资集团、凤凰置业、南京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南京市投资公司,持股比例依次为35.7%、10.54%、7.66%、5.46%、4.68%。
年报还显示,截至当年年底南京证券共有75家证券营业部,两家控股子公司南证期货和南京巨石创投 ,以及两家参股公司富安达基金和江苏股权交易中心。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对其115家会员单位2013年年末的排名中,南京证券以总资产100.08亿元排名第54位。当年,南京证券2.59亿元的净利润在同行中排名第44.
业内人士表示,南京国资委推进南京证券与南纺股份的重组,对南纺股份和南京证券的股东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尽管重组方式尚不得而知,业内人士认为,很可能与中纺投资重组安信证券类似。
传:思源电气 超高压技术业绩不断突破
14年前三季度,订单同比增速加快,保障全年利润,全年利润预增10-40% 公司前三季度共取得34亿元(含税)订单,比去年同期33.7 亿略微增长,前三季度新增订单分别为9、12、13亿元,除一季度同比下滑,二季度同增10%,三季度同增15%。一季度下滑,是因为公司内部销售队伍重新,二季度、三季度订单增速加快。预计全年订单有望增长10%-15%,保障利润稳定增长。公司公告,预计2014 年全年净利润为3.81-4.85 亿元,同比增长10-40%。
国网规划2015年力争开工“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我们预计今年至少核准7条特高压 2014年以来,特高压首次获得国家主席、国务院、能源局、地方政府、电网公司共同推动。根据国网总体规划,2015年力争开工“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同时,能源局十二条治霾项目中有9条特高压,我们认为即使国网规划的五交八直不能全部在2015年获批。但是电网公司和能源局规划中同时覆盖的9条将有较大概率在今年获批、开工。目前9条特高压项目中,尚有6条未核准。同时,加上已获环保部认可的酒泉-湖南工程,我们预计2015年至少核准7条特高压。此外,“十三五”能源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五基两带”能源开发布局,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五个重点能源基地和东部核电带、近海油气开发带,其中,五大能源基地的电力,均需要特高压进行运输,预计特高压投资在2015-2020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特高压电容器领头羊,静待特高压收入大幅增长 2014年核准了3条特高压,我们判断2015年至少7条特高压将核准,2014-2015年保守估计开工建设四交六直,共10条特高压。公司承担了国网特高压直流工程电容器的生产,灵州-绍兴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刚刚招标完成,在11个电容器标包中,中标2个,在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我们认为,在特高压工程大幅建设的前景下,公司特高压收入有望大幅增加。
公司GIS产品技术不断突破、订单同比大增,500kV GIS、隔离开关、断路器等产品业绩将突破公司550kV GIS设备通过荷兰KEMA、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全套型式试验,完成了产品验证,进入了上市发布阶段。GW6B-126D(GW)/J2000-50 型高压交流隔离开关、LW36-126(W)/T3150-40 户外高压交流六氟化硫断路器和28 款特高压交直流电容器产品通过了技术鉴定或产品鉴定,产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预计公司此类产品业绩将大幅增加。14 年上半年,公司GIS产品新签订单5.67 亿元,同比增长56%,在国网和南网招标中均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并进入了巴西等国际市场,预计此部分产品将带动公司利润增长。
公司受益“一带一路”和国网海外规划,海外业务突破性进入俄罗斯 、墨西哥、非洲、巴西、巴基斯坦等市场目前,我国的特高压交、直流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当前国家大力鼓励基建项目向海外发展。APEC会上,国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明确国家电网公司将依托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技术来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输电走廊,实现与中亚5国的电网相联,共享哈萨克斯坦大型能源基地和中亚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远期或将实现和蒙古、俄罗斯等国联网。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外的电网建设中不断取得突破,成功中标巴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将带动我国电力设备出口。
2013年,思源电气获得EPC总包资质,在巴西世界杯、巴基斯坦机场变电站、俄罗斯圣彼得堡亚尼诺二号变电站等工程均有斩获。公司中标墨西哥国家电网公司252kV GIS项目订单。埃塞俄比亚50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电容器产品大订单,此项目是埃塞俄比亚国内最大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同时公司中标坦桑尼亚电力公司4个 33kV变电站的升级改造项目,负责4个变电站改造的所有成套设备供货,并提供现场安装投运指导。2014年3季度,思源电气145kV和252kV两个电压等级GIS产品获得了俄罗斯第一大电网公司的入网资质。这标志着思源电气海外市场设备出口和总包项目取得突破,为思源电气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盈利预测与评级
:预计公司2014-2016 年EPS 分别为0.7 元、0.73 元、0.94 元,对应估值分别为19 倍、18倍、14 倍。公司正步入特高压放量、超高压技术与业绩不断突破、海外业务高速增长阶段,估值将有所提升,
给予“增持”评级
。
风险提示
:特高压、常规电网建设低于预期;电网反腐深化;国际业务拓展不达预期
传:兴业银行 规模增长大幅超预期
营收增速超预期,四季度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兴业银行14 年净利润增速14.3%,基本符合我们在业绩前瞻中的预测水平(13%)。其中我们关注到其4 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大幅增长9%,超出了市场和我们的预期。年底由于加快了核销及处置力度(我们预计全年核销约120 亿),同时非标大幅增长导致的拨备补提,使得拨备后的净利润增速基本符合预期。
资产负债规模在 4 季度再次放量增长,应是短暂应对市场变化的积极调整。前三季度兴业银行的资产增速较年初仅增加8%,明显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4季度,在130 亿优先股完成资本补充之后,兴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环比大幅增加了4000 亿(+10% QoQ),大幅超出了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兴业银行资产端的扩张主要因素包括:1)资本金压力的缓解;2)表外非标资产的入表需求;3)年底监管流动性放松以及43 号文监管临近甄别截止日,银行对优质非标及地方债务资产的配置动力提升。我们认为这应是管理层针对监管及市场环境边际变化的短暂积极应对,显示出兴业银行极强的资产及负债调节能力。我们认为短暂的非标增长不会改变兴业银行长期的业务发展趋势,未来兴业银行仍会向“大资管、大投行、大同业”的混业平台迈进。
同业负债来源广阔,明显受益于央行存款口径调整。负债端除同业拆借和存款回流大幅增长外,兴业银行在市场利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4 季度大幅增加了同业CD 的发行,单季度净增600 亿发行规模,年末余额1000 亿,这成为负债端加杠杆的重要资金来源。央行对同业负债纳入存款口径的调整,对兴业银行缓解一般存款的压力明显利好。
公司不良仍在快速暴露期,但贷款拨备相对充足。公司不良率环比增加了11BP 到1.10%,虽然绝对增长不大,但我们估算若加回核销和处置之后不良净生成率超过1%。我们认为公司在非标及信贷结构调整过程中资产质量会承受一定压力。我们预计在大幅计提拨备的情况下,公司拨贷比较3 季度提升了8 个BP,达到2.87%,位于上市银行高位。我们认为这将能够为兴业银行2015 年业绩提供明显缓冲。
投资建议: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我们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混业经营是2015 年银行业的一大看点,兴业握有福建省支持的地域优势。随着基本面压力的减轻,兴业股价仍将有以下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