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要是见过这些传统的中式糕点提拉米苏什么的都得靠边站冰肉爽口的腌制方法

丨中式糕点们群雄逐鹿,我们却一无所知丨- 风物君语 -没点甜头,怎么过冬?▼如果你正在经...

丨中式糕点们群雄逐鹿,我们却一无所知丨

- 风物君语 -

没点甜头,怎么过冬?

如果你正在经历一场

秋裤都不能拯救的寒冷,

那就该

见识见识糕点的力量。

在被

雾霾包裹的城市,

能拯救从

拥挤地铁

繁忙工作

中挣扎而出的

幸存者们

的,除了床,还有

糕点店温暖的香气。

▲ 面对千层面的加菲猫,温柔得一塌糊涂。图/网络

说到这儿,我猜你脑子浮现的可能是西点店铺里

琳琅满目的面包,

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让你更没有抵抗力的

“中式传统糕点”。

▲ 准备好缴械投降了吗?图/网络

展开之前,我们最好先了解一下 ↓

什么是中式糕点?

简言之就是

糕饼点心。

▲ 这样的糕点,又有谁能够拒绝呢?图/网络

“以面粉或米粉、糖、油脂、鸡蛋、乳品、豆类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馅料和调味料,先把它初制成型,再经过烘、烤、蒸、炸等方法加工的食品。”

——《我国传统糕点的发展历程及起源》

▲ 小巧精致,是中式糕点的名片。图/网络

糕点二字,含有

“点心”

之意,

既可作为早点,又可配茶食之,

还能

担当席间小吃之重任,

大致分为以下

五类:

▲ 中式糕点品类繁多,花色复杂,因而分类方法也较为多样,按照糕点形态大致分为五类,欢迎补充

群雄逐鹿の糕点江湖

原料不同,口味各异的糕点们,还形成了

众多流派,

其中

京派、津派、扬派、苏派、沪派、川派、宁派、闽派、滇派、潮派、广派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崭露头角,成为个中翘楚。

▲ 绘/刘昊冰

京派丨“京八件”的天下

重油轻糖,

纯甜、纯咸

为代表,甜咸口味较少的京式糕点,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变迁,融合了很多

“外来元素”,

形成独具特色的北京风味。

▲ “稻香村”之争,便是江南糕点与京派融合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图/稻香村糕点

受蒙古族的影响,京派糕点把糕点叫做

“饽饽”,

老字号糕点铺也叫

饽饽铺。

聚庆、瑞芳、

正明

诸斋三处,为京师最有名者”。

——清朝学者宗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不同时令,饽饽铺会供应

不同的节令糕点:

正月十五的

元宵、

早春二月的

太阳糕、

端午的

粽子和五毒饼、

六月的

绿豆糕和豌豆黄、

八月十五的

月饼、

九月重阳的

花糕、

二十三祭灶的

南糖、

春节祭祖的

蜜供…….

众多糕点中,尤以宫廷御点

“八大件儿”闻名。

▲ 今天的北京,要说起八大件儿,最先想到的还是稻香村。图/视觉中国

清代皇室贵族在举行

祭祀典礼、红白寿宴

上,会将印有

“福、禄、寿、喜、吉祥、如意、安康等吉利话”

的糕点盛在八只盘子里,摆成各种图案,谓之

“八件儿”。

用料讲究,做工精细,

多为御用的八件儿,配方

由御膳房传入民间后,

逐渐形成了

“模式固定”

的京式糕点组合——

象征幸福的福字饼、意寓高官厚禄的太师饼、代表长寿的寿桃饼、印有双“喜”字的喜字饼、寄托财富的银锭饼、如书卷般的卷酥饼、谐音“吉庆有余”的鸡油饼、意为早生贵子的枣花饼。

▲ 基本符合“模板”的京八件。图/稻香村

此后,京八件儿又演变出了大八件儿、小八件儿、细八件儿、酥皮大八件儿、酒皮大八件儿、酒皮小八件儿、酒皮细八件儿、奶皮小八件儿……

多种版本轮番上阵,各占京派的一席之地。

▲ 逢年过节,走亲串友之必备佳品。图/图虫·创意

如今的京八件儿虽

“皇族”身份不复存在,

但其招牌仍霸据京城的机场和火车站,不止是走亲访友的佳选,还贴上了

“京城特产”

的标签。

津派丨津八件,不一样的八件

临近皇城带给天津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源自北京但自成一派的

“津八件”

便是其一。

▲ 津八件儿和京八件儿相比,更小巧精致。图/图虫·创意

采用

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枣泥、椒盐、葡萄

干等

八种馅心,

外裹含食油的面,放在

各种图案的印模

里精心烤制成

三仙、银锭、桂花、福、禄、寿、喜桃

等多种式的津八件,有大八件、小八件之分。

▲ 八件一共一斤的是大八件,八件共半斤的就是小八件了,细八件儿则有精细高档之意。

新鲜的八件

一放在纸上便可渗油,

大八件的

图案相对复杂,

因而

分层越少越易完整保存,

小八件则恰恰相反,

分层越多,保存时间越长。

▲ 除了八件儿,天津麻花也是天津油炸类糕点的翘楚,简直红遍华夏。图/图虫·创意

扬派丨扬州人精致的底气

扬州人啊!

“早上皮包水(喝早茶),晚上水包皮(泡澡)”,

懂生活的很!

▲ 要说这早茶是广州的专利,那扬州人第一个不服。图/网络

像歌谣里唱的:“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

拌干丝,风味糕,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

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

以扬州和镇江地区为代表的扬派糕点,

麻香风味突出,馅料以黑麻、蜜饯、芝麻油为主。

盛产

“六禽六畜、海鲜河腥、百果蜜饯、菱藕蔬瓜、竹叶荷叶”

的扬州,以丰饶的物产为淮扬点心的制作提供了基础。

▲ 黄桥烧饼。图/网络

早在唐朝,扬州便改良“胡饼”,研发出了

扬州双麻酥饼,

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

蟹壳黄烧饼,又叫黄桥烧饼。

到了清朝,扬州以经营茶点、应时小吃为主的点心铺,

店肆林立、多方竞争、名品叠出。

水晶月饼、柿馅春饼、甘露饼、菊花饼、雪花酥、马蹄卷、琥珀糕、竹叶糕、枇杷糕、葡萄糕、神仙富贵饼……

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 扬州的糕点,多到眼花缭乱。图/网络

苏派丨精致浪漫,花香萦绕

苏派糕点每逢四时八节,均有时令,旧时严格遵循着

春饼、夏糕、秋酥、冬糖

的规律。

▲ 春饼、夏糕、秋酥、冬糖,所食之代表。

果仁、猪板油丁

为馅,

桂花、玫瑰

调香,是苏派糕点营造

“精致浪漫”氛围

的惯用伎俩。

▲ 酥脆鲜香的流心蛋黄酥。图/网络

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的

玫瑰花、桂花、橙子皮

等,经腌制加工,与米麦结合,可能形成

松软细绵,富有松仁清香

松子黄千糕、

也可

酒酿发酵,制成洁白绵软,颇有咬嚼感

米枫糕、

薄片油炸、上浆粘结,

就是

干食松脆,冲饮肥糯

猪油芙蓉糖……

▲ 芝麻酥糖。图/网络

味焦香,皮屑酥松

芝麻酥糖,

杀伤力更是不容小觑。松酥肥美、鲜嫩可人的

苏式月饼,

有甜有咸,声名远播。

沪派丨上海高桥,四大名点

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

公认的上海高桥四大传统名点。

▲ 高桥松饼,名字写在脑门上,虽衣着朴素,但味道惊艳。图/网络

以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经细致加工而成的

滋味甜肥,松酥爽口

上海高桥松饼,

又因酥皮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别称

千层饼。

▲ 高桥松糕,就要比松饼华丽得多了。图/网络

除此之外,与各种果料与玫瑰花、糖板油丁摆成不同图案的

高桥松糕;

又香又脆、芝香四溢的

高桥薄脆;

外形如一手所捏,指纹清晰,松如雪絮,酥如霜花,油而不腻,甜而适口的

一捏酥……

无不俘获着

栖息或途经大上海的胃。

▲ 一捏酥的长相,像不像三角形的老婆饼?图/网络

川派丨名气较弱,用料独特

嗜辣的四川人,做起甜点来,也是一把好手。与其他流派相比,

川派糕点名气较弱,但因用料独特,风味别具,而自成体系。

▲ 川派糕点的分类及其代表作。

馅料多用花生、芝麻、核桃、蜜饯、猪板油丁的川派糕点,以

糯米制品

居多,软糯油润。

桃酥

是川式糕点中的主要酥类点心之一。

香甜可口,酥脆化渣。

一般的桃酥都是甜味,而椒盐桃酥中因为加入了少量的精盐,略带咸味。

▲ 桃酥一旦出炉,便所向披靡,老少皆宜。图/网络

桃片

则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的

合川

地区,有香甜、八珍、椒盐、玉米、葛粉、薄荷等多种口味,

对于许多合川人来说,桃片就是他们童年的美食记忆。

▲ 就算做了桃片,也有一朵桃花的梦。图/网络

宁派丨米粉为料,口感酥甜

宁式糕点是以浙江宁波地区为代表的传统糕点,

口感以酥为主,用料讲究,造型别致,类别尤为多样。

▲ 不客气地说,打开淘宝,宁派糕点的出场率绝对拔尖。图/网络

按制作方式可分为燥糕类、潮糕类、糖货类、油炸类、蛋糕类、酥饼类、月饼类、油面类、混合类;按经营品种又可分为喜庆、时令、常年三大类。

▲ 以米粉制作的宁式糕点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记载,这其中世代相传的“小王糕”,又叫“太子糕”。

自明清便开始自成派系的宁派糕点内部,店系林立,有

“大同”、“同和”、“方怡和”、“董升阳”

四大家,和

“大有”、“升阳泰”

等八小家之分,各家又有自己的

独门招牌点心,

风味独特,百花争鸣。

▲ 豆酥糖,浓郁的黄豆香味,酥松,易溶化,无糖渣,不粘牙。图/网络

松软香甜的

藕丝糖、

咸香松脆的

苔生片、

“三北”名点

豆酥糖、

软糯香甜的

黄耐糕、

爽滑脆嫩的

灰汁团…….“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

▲ 黄耐糕不争不抢的高颜值里,透着“美味”的信息。图/网络

闽派丨嗜甜如命,重糖重油

闽人嗜甜,

闽式糕点沿袭了闽人的口味偏爱,以甜为特色,

海鲜风味突出。

▲ 听说万字糕的甜,堪比直接吃糖?图/网络

礼饼、碗糕、猪油糕、咸真酥、万字糕、板栗饼

等典型糕点里,无不汇聚着浓厚的

闽式风味。

重油重糖、

以梗米、糯米、面粉为外皮原料,内填冬瓜条、肥膘肉、葱花、花生、芝麻以及时令果仁的

礼饼,

虽有咸甜之分,却也

甜中带咸,咸中含甜。

▲ 礼饼。图/网络

“礼饼方有礼,其他不为礼”

的福州地区,礼饼既作为订婚聘礼,也是每年中秋节孝敬长辈必备的

特色礼品。

滇派丨云腿鲜花,尽在其中

滇派糕点就地取材,对玫瑰的运用

炉火纯青。

不同于其它派别以玫瑰点缀调香的做法,云南人直接

以花为馅,

打造出

沁人心脾、甜而不腻

的美味。

▲ 鲜花饼,玫瑰的另一种面貌。图/图虫·创意

“火腿包子四两坨”,

更是让滇式糕点飘香百年,名扬四海的名品。

▲ 云腿月饼。图/图虫·创意

云腿月饼,有“美食传奇”之称,当宣威火腿撞上蜜制腌法,甜中带咸,油而不腻,饼壳褐黄略硬,食用时

酥而不散,

又名

"硬壳火腿饼"。

潮派丨老婆饼为先

潮汕人会吃,四海皆知。

谁知道他们还特别善于取名——

老婆饼

这种

“旷世奇名”,

就出自潮州人之手。

▲ 新鲜出炉的老婆饼。图/网络

老婆饼里没有老婆,而是包裹着

饴糖、芝麻

等馅料,外皮烤制成诱人的金黄,一层层

油酥薄如棉纸,酥松无比,

一口下去碎屑便掉了满地,

蜜糖般的香甜

瞬间包裹口腔。

▲ 面皮与馅料的质感,在撕裂的过程中,如此诱人。图/网络

广派丨四大天王之三,食在广州

用料精博,款式新颖,口味清新多样,咸甜兼备,

共同构成了广式点心的画像。

▲ 精致又美味。图/花尾渡

以岭南小吃为基础,广泛吸取北方各地糕饼技艺发展而成的广式糕点,品类丰富,光糕点皮就有四大类二十三种;馅有三大类四十六种。

糕点师们凭着

高超的技艺,

赋予不同的皮馅

千变万化的组合,

制成

各种各样的花式美点。

▲ 一起去吃早茶吗?图/吃货玩转东莞

其中

煎萝卜糕、马蹄糕、皮蛋酥、冰肉千层酥、叉烧包、酥皮莲蓉包、芝麻包、刺猬包子、粉果、及第粥、干蒸蟹黄烧麦

均为翘楚,以

“干蒸,叉烧包,蛋挞(西点),虾饺”

为四大天王。

▲ 叉烧包。图/视觉中国

茶楼最受欢迎的

干蒸烧卖

皮薄肉爽、松软鲜香的

叉烧包

个大量足、玲珑剔透的

虾饺

鲜嫩爽滑,,这些活跃在TVB剧中的茶点,

为广式糕点的精巧与实惠做足了宣传。

▲ Q弹貌美,这是什么神仙美食?图/广州百事通

说了这么多

让你念念不忘的中式糕点,

又是哪款呢?

-END-

文丨章鱼

地图编辑丨刘昊冰

封面为江苏南通窨糕丨来自视觉中国

参考文资料

思路 《我国传统糕点的发展历程及起源》

艾佳生活装修

艾佳生活装修平台

艾佳生活装修平台

上一篇: 老咬舌头是想吃肉了不这可能是疾病前兆门牙太大是病吗
下一篇: 老太卖房打瘦脸针造成脸部变形消费中你遇到了哪些糟心事儿打完瘦脸针感觉有点痒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