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以“湖南郴州大头娃娃”为题报道了一起事发于2019年12月的违法宣传、违规销售、欺诈消费者导致婴幼儿健康损害的事件,引起不少群众的担忧和气愤。但本质上这次事件并非婴幼儿奶粉出现问题,而是在“处方”的助攻下“固体饮料”充当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导致婴幼儿严重发育不良的个案事件。
孩子的遭遇令人同情,参与其中的人也应严惩。但家长朋友们该如何擦亮双眼选购婴幼儿奶粉,确保孩子的营养和健康安全呢?
这里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给大家几点购买建议:
首先,购买任何食品都应当仔细阅读标签,不要轻信广告和推销员的说辞,婴幼儿配方乳粉或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奶粉)更应如此。以一个合规的“部分水解配方”婴儿配方粉为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7718)要求所有产品都应当“在醒目位置清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因此婴幼儿配方乳粉或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奶粉)不可能标注“固体饮料”。家长们选购时还应该留意外包装上的“婴幼儿配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或类似含义的字样。而且如果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还会标注“适用人群”。
其次,依据《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婴幼儿配方乳粉或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奶粉)在我国实行严格的注册管理和出厂批批检验,市场抽检频繁,正规产品都有较好的安全保障。而且通过产品外包装上的注册号可以在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检索已批准产品的信息,点击进去还能看到产品详细描述。没有标注册号或者查询不到相关信息的产品,说明该食品并不属于婴幼儿配方乳粉或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奶粉),应谨慎购买。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号格式为:国食注字YP+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其中YP代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号的格式为:国食注字TY+4位年号+4位顺序号,其中TY代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那么,什么是“特医奶粉”?通俗的来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特医奶粉或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像用于治疗牛奶过敏的部分水解配方奶粉、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以及氨基酸配方奶粉,均属于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也就是特殊医学用途的婴儿配方食品的“特医奶粉”。
据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要求严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的违法行为,消费者在购买婴幼儿奶粉时,也要擦亮眼睛,谨慎购买。
记者:雷俊
通讯员:梁剑鸣
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