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整容就输在起跑线?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拼家境、拼成绩、拼才艺如今都已见怪不怪,
现在家长们流行拼鼻梁、拼眼皮
,真真令我等吃瓜群众目瞪口呆。
有新闻报道说,成都一高二学生暑假回学校后发现,班上的单眼皮女生几乎都割了双眼皮,甚至有几个男生也去割了——
明明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眉眼间藏着自己的基因,却要医生照着明星、网红的脸来整,中国家长们真的是“拼到了极致”。
他们言之凿凿、用心良苦——
美丽是一种早期投资,要趁早;长得好看,就会得到更多优待;别人家的孩子都做了,我家孩子也不能落后;上学期间比较清闲,有时间慢慢恢复,为毕业工作和将来找对象做好准备。……
2
谁叫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呢?
虽然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表里挑一。但若没有好看的皮囊,别人怎么会有机会认识到你有趣的灵魂?
想想浙江街头小伙那句让无数人中枪的话:
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不好看的人只有大学。
家长们秉信,颜值即生产力,可以成为孩子就业、升学、找对象的“敲门砖”。
高颜值带来的竞争力很明显:
再说了高颜值还可以做网红
,搞直播、接广告,做的好的话,收入以数万、数百万计。
比如前两天殴打孕妇致其早产的saya,凭借一张网红脸,收割粉丝三百万,日进斗金,难怪打起人来毫无底线。
但是,拥有了高颜值,就真的能如家长所想,赢在起跑线,成为人生赢家么?
未必!
3
颜值并非唯一正义
一个面容姣好的女生和一个长相普通的女生站在一起,大家一定会先关注面容姣好的女生,这是不容置疑的真相。
于是很多人试图通过整容来改变当下际遇,将整容机构当成了梦想贩卖场。
但,美丽的外表是一把利剑,却不能披荆斩棘,
能带领我们无往不胜的,往往是真本事。
我认识一个学妹,长相7分左右,站在人群中不属于让人眼前一亮的类型。但是她的路,却颇为顺畅。
有一次学校主持人选拔赛,在大家都以为那个更漂亮的女生会当选时,她却不声不响拔得头筹。
后来才知道,她的父母从小就让她学习声乐、舞蹈、钢琴等才艺,她的书柜占了房间的整面墙壁。
或许,把她的外表整容成明星一样只需要几天的时间,但沉淀出她这种有价值的美,却需要十几年。
这就是面容美和真才实学的区别。
我们可以重视外表的美丽,但不能将它当成唯一的筹码。因为在很小的几率上,我们可以享受到“高颜值”带来的“红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比拼的仍然是综合实力。
4
过早整容危害极大
孩子五官还没长开不说,整容所要承受的疼痛,连很多大人都承受不了。
再说未成年人身体发育不完全,
此时去整容,失败的概率大大增加。
为什么?
因为人的脸部,要到14-16岁后才定型,18-19岁后,才终止发育。过早整容,随着身体发育,整容部位容易变形,导致畸形。
另一个是未成年人审美未定型,为了摆脱容貌的缺陷,随便选了当下流行的外貌特点,等到有了自己的审美理念,发现不符合自身特点,又会陷入自卑和痛苦之中,甚至陷入整容怪圈。
更何况整容后,她仍会面对以下这几种结果:
第一种,整容成功,心态极好,从此学业和品德兼修,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是最好的结果。
第二种,整容成功,更加认定“颜值即正义”“颜值即捷径”。从此,失去自省审视的能力,将一切不顺和挫折归结于“不够漂亮”。从此,走上追求精致容颜的整容不归路。
第三种,整容失败,不甘心,更不情愿,于是走上修修补补的整容不归路。
第四种,整容失败,变得更自怨自艾,更怨恨老天的不公。
更严重一点,不得不面对更大的讥讽和嘲笑,以及舆论压力,甚至因心理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
以上几种情况,绝不是危言耸听。
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所谓的整容脸。
无论是抖音、微博网红或是各种主播,都难逃清一色的瓜子脸、大眼睛、高鼻梁、饱满的苹果肌和巨大的卧蚕。
这样的美女走在路上确实打眼,但人造痕迹却十分明显。
而
大批量整容美女的走红,难免让未成年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被带偏。
比如温婉的爆红,也给未成年人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整容、17岁、古驰、夜店……
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孩子被影响可以理解,但父母却不该带头焦虑。
5
有人说,成长是一个摒弃外表的自恋,扎实自己内在的过程。所以,家长们,
与其苦心积虑地提升孩子的颜值,不如多充实自己和孩子的内在
,让他能够拥有更多的东西,去面对未知的世界。
因此,当你的美貌无法支撑你的梦想时,不要想着走捷径。用实力累积的成果,往往更牢固。
最后,送一段世界公认的气质女神奥黛丽赫本的话给你们:
若要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语;
若要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若要苗条的身材,
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
若要美丽的头发,
让小孩子一天抚摸一次你的头发;
若要优雅的姿态,就不要忘记与知识同行。
毕竟,靠外貌获得的感情和东西,都只是一时的。靠人格魅力和实力获得的东西,才是恒久的!
本文内容由西南家长联盟整理自网络,如需转载请注明,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