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商务信息网讯 近年来,我国整形美容行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市场需求。由此也引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追求利益铤而走险,走私和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屡打不绝、屡禁不止。在整形美容行业,甚至形成了一个半公开的假冒整形美容产品交易平台。据新华社报道,整容市场暗藏“美丽陷阱”,因为需求大、利润高、门槛低,一些零基础的外行人纷纷“试水”。
随着现代整形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美丽的要求愈加重视,瘦脸、拉双眼皮、隆胸、瘦臀等整形手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不开刀、不动骨、创伤小,短时间变美变年轻的微整形正得到越来越多爱美人士的青睐。
但整容不成反倒“毁容”,隆胸失败被迫切成“无胸”,整形行业乱象导致消费者权益遭受侵犯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
在微信朋友圈内,各色“微整大师”悄然出现,他们打着“国际机构认证”的旗号,没有任何营业执照或许可证,就在美容院、美甲店、甚至居民楼内支一张手术台,为客人注射填充物。
“打一针就变美”“隆鼻除皱填充法令纹”“无毒害可吸收”……如今,微信朋友圈内微整形信息多如牛毛,其声称经过专业培训,甚至赴韩国进修,产品都是国外进口,价格比正规整形医院低很多,再配以几张整形前后的对比照,让不少爱美者心动。
近日,福州的林小姐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微信朋友圈内一位“韩国整形李医生”,其声称只需2000元就可以注射隆下巴,注射地点在一家宾馆内。
这位“李医生”自称是一家公立医院的整形医生,因为价格也比正规整形医院便宜一些,所以林小姐就心动了。“李医生”她注射的是一种美国进口针剂,目前国内没有出售。
林小姐一开始对注射效果很满意,谁知一个多月后,她的下巴越变越长,最后竟成了“鞋拔子脸”。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去公立医院检查。经诊断,林小姐是被注射了违禁药品“自体细胞生长肽”,导致下巴增生,而目前国内并没有允许将这种药品进行整形填充。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平均有105万人次进行医疗美容手术,其中八成为微整形手术。正是瞄准了这个需求大、利润高、门槛看起来很低的市场,不少零基础的外行人在暴利的刺激下纷纷“试水”。而为了速成“整形医生”,大量未经许可的培训机构应运而生。
搜索引擎内输入“微整形培训班”,相关词条超过100万个。记者随机致电一个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介绍,培训班是在韩国济州岛授课,课时为5天,学费8800元,教授肉毒素注射、填充美容技术、4D蛋白线提升等,课程针对零基础学员,包教包会,结课后为学员颁发韩国医学会认证的毕业证书。
记者了解到,如此这般的培训班多是大班授课,学员中医生所占比例仅为5%至10%,其余多是非医疗美容行业的从业人员。培训时先用假人练手,接着学员之间互相在脸上练习打“美容针”和“瘦脸针”。
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甚至是街头传单,目前各种整形美容机构硬的、软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天天都有。不少广告经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审批后又被悄悄动了手脚,违规夸大的花样不断翻新,或以活细胞隆胸、无疤痕手术等违反医学规律、故弄玄虚的虚假广告词来误导消费者;或弄几个无从考证的所谓“博导”、“教授”穿白大褂的图像以示权威,总能把人“忽悠”来就行。
一些整形美容机构本身没有水平过硬的医生,只能到处拉人“走穴”,对外宣传称这些外来“专家”都是特聘的“一流高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现在网络发达,对消费者来说,国内的专家还好打听些,但国外的专家是真是假就难辨别了。因此,近几年出现一些机构请国外三四流专家来扮“一流”,有些所谓的专家甚至连美容手术都没做过,却被利用来“站台”收高价,不但造成高收费,而且还出现违背医疗常规,按西方审美观和人种特点为东方人乱给建议,导致不满意个案和投诉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