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天生调皮,总是一不小心磕磕绊绊就伤到了这里或者那里,尤其是到了寒暑假,更是「调皮大王」们在父母的带领下批量来医生处报道的高峰期。
但在门诊中,时不时会有因为父母的疏忽,导致孩子错失治疗良机的案例发生。
比如前两天,就听说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8岁的小男孩小峰,他在和邻居孩子玩耍的时候,从高处摔落,磕掉了4颗刚换的门牙,父母赶紧把他带到了口腔科医生的诊室。
父母将情况说了之后,医生立即检查了孩子患区的情况。检查发现,他的上颌4颗前门牙都已经脱落了,而且都是恒牙。但如果离体的牙齿条件较好,尝试再植入就有成活的可能。
然而当医生抬头问父母掉落的牙齿在哪里时,家长却一脸茫然地说:「已经扔了,牙齿都掉了,留着也没用啊!」
听了这个事情,我不禁可惜长叹摇头,要知道,错失了牙齿再植的机会,孩子以后就只能靠镶种牙来弥补缺牙了。
因此,如果家长遇到了涉及牙齿的外伤,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珍惜黄金30分钟
30分钟内,是将脱落的牙齿复位的最佳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将牙齿复位回去,90%的完全脱位牙可避免牙根吸收。
但是,如果超过了2个小时,落牙牙髓和牙周膜内细胞已经坏死,不可能期望牙周膜重建,复位后成活的可能性也将大大下降。
2、捡回脱落的牙齿,别扔!
牙完全脱位后,当务之急是找到摔落的牙齿,手持牙冠,用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冲洗,如果条件不允许也要用流动水冲去表面污渍,最好是能将牙放回原位。
要特别注意,一是不要用手或利器刮擦脱落牙表面;二是手持牙冠,注意不要接触牙根。
(牙齿的上部,叫做「牙冠」,嵌入粉红色牙龈中的部分,叫做「牙根」。手持牙齿时,要记得手持牙冠,不要接触牙根哦!)
3、保持牙齿的湿润,最好含着
要让脱落牙接“活”,就要保持牙根表面牙周膜的活性,也就是让牙齿保持湿润状态。
捡回牙齿后,千万不要用纸巾等擦拭,而应将落牙放入牛奶、生理盐水,或者把掉的牙齿放回口腔中含着。
切记,不要用酒精、消毒水、漱口水等擦拭或浸泡落牙,这样不但起不到“消毒”的作用,反而会让牙髓和牙周膜内细胞迅速坏死。
到达医院后,立即将落牙交给医生处理。
4、不要强行拉出或嵌入牙齿
若牙齿内嵌或伸长,切勿自行将脱位牙强行拉出或嵌入牙槽窝,以免照成更大的创伤,诱发牙根和边缘牙槽骨的吸收。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到医院,让口腔科医生处理脱位牙。
因为儿童长出的恒牙属于“年轻恒牙”,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牙神经再生能力强,受伤以及脱落后及时妥当处理的话,若患牙条件较好,大多数经过复位固定后效果很好。
我想要提醒家长一定要谨记: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把掉了的牙齿带上去医院。
很多人把脱落的牙齿丢掉,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如果能把掉了的牙齿再塞进掉的地方来医院最好,或是把牙含在嘴里,或是泡在盐水里到医院都可以,不然的话医生也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