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美容仪变毁容仪须监管给力脂肪填充以后可以用射频美容仪吗

付彪近日,话题“上万元美容仪致脸部凹陷”引发关注。有网友表示,在使用一款面部美容仪后,脸部右侧出现明显凹陷且无法恢复,需要进行手术填充。是肌肉萎缩坏死吗?不会脂肪溶解了吧?一时间...

付彪

近日,话题“上万元美容仪致脸部凹陷”引发关注。有网友表示,在使用一款面部美容仪后,脸部右侧出现明显凹陷且无法恢复,需要进行手术填充。是肌肉萎缩坏死吗?不会脂肪溶解了吧?一时间,网友的各种猜测随之而来。在电商平台搜索“美容仪”,记者发现,不同产品的售价有从几十元到上万元的跨度,行业门槛偏低。在一些社交平台,也有不少用户反馈在使用美容仪之后出现了漏电、皮肤烫伤、脸部凹陷、皮肤过敏等情况。(11月21日《扬子晚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受公众对容貌颜值的重视,医美行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智能便携、随时随地都可操作,加之“一次护理≈8张面膜”“7天赋活胶原”“14天淡纹紧致”等充满诱惑力的广告宣传语,让家用美容仪成为不少人心中可以“逆龄生长”的利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接近100亿元,且保持增长趋势,预计2026年将突破200亿元。此外,我国现存8.4万家美容仪相关企业,超一半企业成立于近三年。

然而在爆发式增长的背后,美容仪行业确实存在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情况。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发布过一则《新基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召回初普牌第一代Stop Eye家用射频美容仪》的通告,因在极端情况下存在导致皮肤烫伤的安全隐患问题被召回,涉及数量超过18万台,引发不少网友关注。今年“双十一”前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6类家用产品消费提示,其中包括守护妇女儿童健康的家用美容仪。

专家介绍,美容仪主要分为三大类:射频类、电流类和光照类。基本原理是加热皮肤的真皮组织,促进胶原的合成,以达到皮肤抗老修护的效果。正规的医疗美容是保养皮肤很重要的辅助手段,但家用美容仪很难做到。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家用美容仪并不属于医疗器械管理范畴,针对其制定的《GB/T36419-2018年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安全标准较宽泛,且不具强制性,这不仅让相关企业容易逃避监管,也让消费者难以辨别与维权。

别让美容仪变“毁容仪”,关键要解决监管难的问题。2021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征求《射频美容类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明确,三类射频美容产品将按照医疗器械管理。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30号)》明确,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这无疑是给力之举。

医美本质是医疗,不是美容。期待有关部门在将家用美容仪纳入“械字号”管理的同时,尽快出台针对性的法规标准,让企业生产、消费者购买、市场监管有法可依。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依法整治产品质量安全、虚假宣传等问题,相应的功效鉴定也须到位。对有关企业来说,与其被动迎来行业洗牌,不如主动把精力放在提高产品安全性、功效性上,让家用美容仪生产与营销走向规范化,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购买,维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假体隆胸术后如何护理乳房

雨沙假体隆鼻修复的效果怎么样

武汉植入乳房假体的费用

隆鼻后假体材料需要定期更换吗

艾斯美乳房假体特点

上一篇: 别让美丽上错车这个医美排名榜单必看双眼皮手术全国排名
下一篇: 别让美容针成毁容针除皱针的害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