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街
位于清朝将军衙门旁
是清朝满城中的一条小巷
又名“永安胡同”。
辛亥革命
成都满城和平易帜后
因街口一根石柱顶端刻着一只老虎
所以成都人叫这条街为
“猫猫巷”。
那为什么
成都人不把这里
叫着“老虎街”而叫“猫猫巷”呢?
相传
明末张献忠屠川后
成都满目疮痍
老虎进城吃人时有发生。
所以
老成都人对老虎特别惧怕
为了避讳
就把“虎”叫做“猫”。
实际上老虎和猫
都是猫科动物
老虎因为体型巨大
所以也有“大猫”之称。
目前
四川成都回族“虎”姓写作“虎”
也是读作“猫”。
所以
这条街
才被成都人叫着“猫猫巷”。
“猫猫巷”改名“将军街”
是因为四川军阀杨森。
杨森
北洋军阀时期,曾任四川军务督理兼陆军第十六师师长、川军第二军军长、四川省省长等职务。
闻名遐迩的中国特色商业街
“成都春熙路” 就是他下令修建的。
1925年
他住进了“猫猫巷”。
杨森下巴尖加上门牙突出
其面相酷似老鼠
所以他有一个绰号叫“耗子精”。
而“猫”正好是“耗子”的克星
故而
他觉得自己这个“耗子精”
住在“猫猫巷”里面不吉利。
于是
他就以北洋政府授予他的“森威将军”之名
下令把这条街巷
更名成了 “将军街”。
不过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
说是因为“杨”“羊”谐音
而“羊”入“虎”口是为凶兆
故此改名。
总之
不管什么原因
如此修改
对于杨森来说
既有名面
又有心里上的安全感
实在是两全其美。
就这样,
“将军街”名字便沿用至今。
将军街2号的传奇
和两个人有关。
一个是近代知名女企业家、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四川都督夫人董竹君。
董竹君,出生于上海,祖籍海门市东灶港镇人。15岁就与当时的四川副都督夏之时结婚,同年一起赴日留学,1919年随夏之时回到成都,在东胜街住了一段时间后就搬到了将军街2号的夏公馆居住,1929年与丈夫夏之时离婚只身回到上海,从此开创了现代第一女企业家传奇的一生。
原来将军街2号的夏公馆
早已不复当初
这里已变成了
成都儿童专科医院
这所成都乃至西南的第一家儿童医院
也为“将军街2号”增添了些许传奇。
成都儿童专科医院
创办于1937年
其前身是“序宾儿科诊所”
它是英国留学回国的
陈序宾先生创办的
陈序宾(1892—1983年)又名鸿信,四川省三台县人,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
在七十年多年前成都, 街头巷尾熟悉的“陈小儿” 就是他。
“序宾儿科诊所”最初是在陕西街
后来才搬到斌升街的
解放后公私合营
“序宾儿科诊所”改名为“西城区儿童医院”,1985年,改名“成都儿童医院”,1991年更名为“成都儿童专科医院”。
如今,在将军街街口,这里的门牌号也修改成了东城根上街39号。
拥有80多年历史的成都儿童专科医院,每天病人如织,美誉蓉城,是出身于平民, 服务于平民的陈序宾先生,予后人留下的最珍贵的财富。
将军街的西头
一副巨大的老成都市井浮雕
画格外醒目
高高耸立的青砖墙延伸向前
紧挨的是古色古香名为“将军里”的小院
院子左边的墙上挂着
将军街历史文化介绍的古铜名牌
站在这里
还能感受到将军街厚重的历史味道。
将军街的中间
两边全是医疗器械公司开设的店铺
在这里
不知不觉就成了大家口中的
“医疗器械一条街”。
将军街的东头
是老川式酒楼的外观的
将军街壹号鸡毛店
它是成都本地人
都经常要去打卡的川菜馆子
味道好,分量足
满满的四川烟火气
据说是一个吃完需要扶着墙出来的地方。
在它的旁边还有一家
一两面一个味道的宜宾面
名字叫“江之头”
很有特色。
这就是将军街
300年永安胡同的历史
已经消失殆尽
猫猫巷变成将军街的故事
也将成为过眼云烟
这里
东头有看头
西头有吃头
至于中间那一段
如果误入
记住永远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