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医生须知监控调整如何进行复诊监控3d牙齿矫正模拟

一、隐形矫治器的复诊根据错合类型和软件设计的牙齿移动类型,隐形矫治器的复诊间隔可以不同。只要患者依从性好,一般认为隐形矫治患者的复诊间隔比固定矫治器...

一、隐形矫治器

的复诊

根据错合类型和软件设计的牙齿移动类型,隐形矫治器的复诊间隔可以不同。只要患者依从性好,一般认为隐形矫治患者的复诊间隔比固定矫治器更长。不同的隐形矫治系统对矫治器更换时间间隔有不同的推荐。

简单排齐病例可以间隔10-12周复诊,更为复杂的病例如拔除前磨牙病例需要更为严密的监控。到治疗的最后几步时,可以让患者更频繁地复诊,在矫治器最后阶段做一些阶段调整,或者使用一些调整咬合的技巧。

二、诊前

准备

1.病例资料

在患者就诊前再次熟悉病例资料和矫治方案,了解前次复诊所做的处理,为本次复诊做好准备。

2.模型、照片

准备好患者的初始研究模型和各个阶段模型以及治疗前、治疗中照片,便于对比分析。

3.器械、材料

准备好本次复诊可能会使用的器械和材料。

4. InnoBuilde准备

打开患者的模拟矫治3D设计方案,熟悉牙齿移动信息。

三、复诊监控

要点

1.患者依从性

询问患者每天矫治器佩戴时间是否足够。核实患者按照要求的天数戴用矫治器以及计划更换矫治器,需要评估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讨论任何阻碍依从性的难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佩戴时间不足者,要加强依从性宣教。

2.矫治器摘戴情况

确切了解患者矫治器摘戴方式是否正确或困难,并给予正确指导。

3.口腔卫生及矫治器卫生

需要评估牙齿健康和牙龈问题,以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口腔卫生与矫治器卫生状况互相影响,矫治器的清洁与否也会同样影响牙齿的清洁,矫治器必须透明干净。需要时需要加强卫生宣教。

4.牙齿有无脱轨

①当前矫治器贴合度

检查当前矫治器贴合度以确保牙齿包裹良好。这是反映牙齿移动与模拟设计符合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患者当前佩戴的矫治器戴入口内并充分就位,检查矫治器与前牙切端、唇舌侧以及后牙面、颊舌侧是否贴合。

正面观:

矫治器与牙齿切端或咬合面间间隙小于0.5mm。

唇(颊)舌侧探查:

矫治器与牙齿的唇(颊)舌面之间探针无法探入或仅可勉强探入。

②附件是否脱轨/附件贴合度与完整性

检查并确保附件完整,包括数量的完整性和形态的完整性。可在牙面附件上用铅笔标记后,戴上矫治器观察,附件是否与矫治器上的附件空泡吻合。如果需要重粘,需断原有模板,使用部分模板粘贴附件。

③整体是否脱轨/牙齿移动与方案符合度

审阅方案当前状态的步骤并与口内牙齿位置进行对比,检查口内牙齿位置是否与方案同一步骤的位置相同。这能让医患双方再次了解牙齿移动过程、目前的进展和后续矫治器的移动设计,确认佩戴后续矫治器期间是否需要进行邻面去釉、粘结附件或调等处理,并安排好必要的后续处理复诊时间。

矫治器的牙齿位置与口内牙齿位置存在差异,这种情况见于患者依从性不佳以及牙齿移动未充分表达时就更换矫治器。

如果由于牙齿移动发生滞后矫治器不贴合时,可以考虑后退,重新戴用原来矫治器。重新审阅方案中的咬合设计并找到与口内情况相似的阶段。尝试戴用与口内情形最符合的矫治器,并从该副重新戴用,密切监控患者的戴用直到脱轨的情况解除。

5.牙齿邻接点:间隙检查

使用牙线检查邻接点松紧度,特别是牙弓中异位明显的牙齿周围。如果邻接点紧且有束缚,那么即便设计单中没有要求做邻面去釉,也要使用金刚砂条松解邻接点,这将为牙齿提供排齐移动间隙。

根据InnoBuilder设计要求,对于需要去釉的部位,进行及时以及必要的邻面去釉和间隙松解,确认牙弓内有足够的间隙供牙齿移动。建议使用无蜡牙线检查牙齿邻接关系和间隙情况,并用专用的间隙测量尺测量牙列间隙并记录在案。

在复诊的时候,医生也应对牙列中的间隙情况进行监控。如果确实出现前期去釉不足导致间隙不足的情况,应适量地补充去釉,以顺利完成治疗。对于不需要去釉的部位,邻接过紧会影响矫治器排齐、扩弓等效果的表达,可视情况用去釉砂条松解邻接点,获取微量间隙。

6.本次复诊需要的操作

审阅治疗单,看看本次复诊是否需要做邻面去釉。在某些治疗阶段需要粘接新的附件。有时治疗方案中会包括粘接牵引扣、弹力牵引来精调咬合,可能要检查弹力牵引戴用情况。如粘结附件或邻面去釉时,要在患者复诊处理后再给患者佩戴。

例如,在戴第11步矫治器时要做邻面去釉或粘结附件等临床操作,那么只给患者到第10步矫治器,在患者佩戴完第10步矫治器后复诊,进行相应的临床处理,再给予后续矫治器。

7.牙齿松动度

松动度是直观反映牙周改建能力与矫治力是否匹配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查牙齿在各个功能咬合状态下是否存在咬合干扰。咬合干扰也是影响牙齿松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⑴咬合干扰

正畸牙移动过程中产生不协调的颌力,异常的颌力则会造成牙周组织的病理性损伤。成人牙周组织对于矫治过程中咬合干扰的反应比较敏感,需要进行调。调属于不可逆性处理,要分辨清楚是暂时性咬合干扰还是永久性咬合干扰。

⑵暂时性咬合干扰

牙齿移动过程中一过性的咬合干扰,随着牙齿移动到位,咬合干扰会消失;对于暂时性咬合干扰,如前牙反解除过程中的咬合干扰,不要盲目调磨。

⑶持续性咬合干扰

牙齿移动过程中和移动到位后会持续存在的咬合干扰。

⑷持续性咬合干扰调磨:

①扭转的上颌切牙过厚的舌侧边缘嵴

这种情况大多需要调磨,以利于牙齿扭转的纠正和建立良好的覆覆盖关系。

②已建立锁结关系但需要移动的牙齿

在错位状态下建立的锁结关系必然会影响错位牙齿的移动,甚至导致错位牙不能移动,必须要进行必要的调。

调 磨 原 则:

1.

查明已存在的异常咬合接触部位或潜在的咬合干扰部位;

2.

少量分次调磨;

3.

不要随意减低牙尖高度。

4.

调时可使用中速手机和金刚砂磨头(梨形或球形)。

8.下一副矫治器的贴合度

戴入下一副矫治器并检查是否完全就位以及包裹牙齿是否完好。

9.复诊总结

复诊最后,按情况给患者所需矫治器副数并预约下一次复诊。

医护之家

医护之家

医护之家

上一篇: 正畸医生须知病例诊断错畸形的各项检查与分析正规医院矫正牙齿会不会考虑微笑线
下一篇: 正畸后变龅牙如何补救口腔医院龅牙正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